当前位置:
  1. 首页
  2. 党史编研
  3. 红色故事

三千孤儿入内蒙

发布时间:2023-12-28 17:31:07 编辑:乌海市档案史志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

一、历史背景

1959年到1961年全国各地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被称为“五十年来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泛、受灾程度严重。1959 年,多省份地区都出现高温少雨情况,导致正在播种的农作物生长期严重缺水。1960 年,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都经历了长时间暴雨,淹没了农田和工厂。同年,安徽、湖北等多个地方还受到风雹灾害。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全国很多地方的农作物减产,粮食短缺严重,从而出现了营养不良、饥荒、人口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区的人普遍认为上海是富裕城市,把孩子送到上海孤儿院,可以保证孩子不会饿死。于是大批孩子被陆续送到了上海孤儿院。

当时负责国家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先后到安徽、上海、江苏等省市调查时发现孤儿院、育婴堂已经饱和,但还是不断地有孤儿、弃婴被送来,育婴堂无法给孩子提供牛奶、肉食,由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因营养不良患病、夭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康克清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此事,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她向乌兰夫提出“能否给江南几个城市孤儿院的孩子们一些奶粉”时,乌兰夫同意并当即决定从内蒙古向上海紧急调一批奶粉、炼乳、乳酪。考虑到给一批奶粉等援助只是暂时性的,乌兰夫返回内蒙古后就立即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办法,会上形成一致决议:把孤儿都接到内蒙古来,分配给牧民去抚养。康克清觉得让牧民抚养孩子是很好的办法,并赞成这个想法。乌兰夫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与康克清同志商量的意见和内蒙古接收、安排的设想及准备情况。周恩来听了乌兰夫的建议后非常高兴,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并一再叮嘱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于是,一项大规模接收南方孤儿的工作在内蒙古全面展开。

为了接收和安排这批南方孩子,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了妇联、卫生、民政、经营业、公安各部门参加的“迁入儿童筹备委员会”,专门抽调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关于1960年移入婴儿计划的请示》,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下达了《关于1960年移入儿童计划的请示的批复》,同意卫生厅上报的请示。这保障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各项工作。内蒙古举全区之力,从上到下,从东到西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之中。从接运到安置到领养,自治区党委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案,每个环节都组织到位,每个细节都毫不含糊。在连年受灾,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让南方孩子们得到妥善安置,自治区党委“决定由财政上增拨卫生事业费100万元”在全区迅速建起10所大中型育婴院,作为南方孤儿来到内蒙古的中转站。新建大型育婴院5处,每所收容200名婴幼儿,分别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呼伦贝尔盟,同时在哲理木盟、昭乌达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呼和浩特市分别设立收容100名儿童的中型育婴院1 处。  

第一批接运孤儿工作人员于1960年4月15日从包头市前往上海。此后,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开展了分批前往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接运孤儿的工作。从1960年至 1963年间,内蒙古自治区11个盟市、37个旗县陆陆续续接收安置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3000多名孤儿。这些孩子被接来时小的只有两、三个月,大的也只有七岁,多数身体很瘦弱。

在乌兰夫的建议与积极协调下,内蒙古成为安置孤儿最多的北方省份,极大缓解了国家的压力。每批孤儿到达内蒙古后,都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好、年龄大一点的在医院或育婴院集体休养,然后便直接送到牧区,由牧民领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安置在专设的育婴院呆上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治疗,待恢复健康后陆续送往牧区。

“一切为了孩子!”成为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共同的工作口号。随着文件的下达,各盟市、旗县层层把口号传递下去,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行动指南。牧民们亲切的称“三千孤儿”为“国家的孩子”。在那个困难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为这些从南方接运来的孤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了无私的大爱。

二、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内蒙古各族人民悉心抚养这些“国家的孩子”,倾注了无私的大爱,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伟大的草原额吉。

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各盟市的育婴院招收和训练了一批保育员,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妇女,在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保健站工作的都贵玛就是其中一员。那一年她才19岁,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连婚都没结,更不用说照顾年龄这么小的孩子了。虽然之前接受过系统培训,但看到这些幼小的孩子,还是有些担心,只能尽其所能照顾这些婴儿。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孩子们穿衣洗脸,给他们喂奶做饭,还要帮他们换尿布,洗尿布。等这些事情做完后,差不多就又要给孩子们准备午饭了,光是这28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就占用了她大量的时间,忙起来连口水都喝不上。当时有很多孩子因为不适应内蒙古的气候,经常在半夜哭闹,一个孩子闹起来,其他的孩子也开始跟着大哭,都贵玛便整夜陪着他们。有两个年龄小的男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直接睡在都贵玛怀里的。对于这些孩子,她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后来育儿所来了一些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她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孤儿的身份。曾经有一次一位牧民邻居来这里看望孩子,看到一个5岁的小姑娘长得比较壮实,还开玩笑,说完全看不出来是个上海孩子。都贵玛听了后非常生气,直接将人赶了出去。她担心这些初来乍到的孩子知晓自己孤儿的身份后,有其他的想法。这28个孩子在保育院待了一年半后,身体健健健康,适应了草原的环境,然后由符合条件的牧民们领养。虽然和这28个孩子分别了,但都贵玛也一直记挂着他们,经常会去看望,还教那些新手父母如何照顾孩子。2019年,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奖章。她的颁奖词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代表,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都贵玛说:“内蒙古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历史的丰碑,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共患难的一段历史。”

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个母亲的墓碑,逝者名叫张凤仙,有6个子女,两个女孩,四个男孩,他们都是从上海送过来的孤儿。当时这几个孩子被送来后,并没有人愿意领养他们,因为那时他们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能说话也记事,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对于来领养孩子们的牧民来说,担心这些孩子不好照顾,所以,这6个孩子就被留了下来。当时张凤仙在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看到这六个孩子特别瘦弱,非常心疼,就决定将他们带回家自己抚养。当时张凤仙刚刚结婚,还没有生下自己的孩子,负责的同志还劝她跟家人商量一下。当时内蒙古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家里一下子多了6口人,还都是五六岁的孩子,能不能养活得了?但张凤仙坚定地表示: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一定饿不着孩子们。带着6个孩子回了家,她的丈夫也表示支持,此后30多年时间里张凤仙对这6个孩子视如己出。草原上没有大米,几个孩子又习惯了吃米饭,张凤仙就背着粮食步行到90里外换了60斤大米,隔三差五给孩子们做一顿米饭。有一次孩子生病,她冒着大雪走了十几里路,才把医生带回家中,生怕耽误孩子的病情,对于这6个孩子,她照料的无微不至。1991年,临终之际,她还嘱咐孩子,让他们到上海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6个孩子都表示自己是草原的孩子,并没有离开内蒙古。这6个孩子有两个大学毕业,两个进入了部队,还有两个成为了国企职工,一直都在内蒙古做建设。张凤仙很多次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国家的人,国家把你们交给了我,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养大成人。从始至终都让这6个孩子管她叫阿姨。但是这六个孩子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的孩子”都已长大成材,他们用汗水和成绩回报养育过他们的土地和亲人。这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历史佳话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至今,其蕴含的精神品格仍然在“国家的孩子”们的后代、在内蒙古大地上流传。

三、精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回首“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草原母亲们以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完成了艰巨而光荣的使命,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领导是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接受南方孩子后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政府、干部到普通老百姓都肩负了国家交给的这项重任,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完成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执政理念。周恩来总理得知南方孩子们生活困境后,第一时间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孩子们的温饱问题,后来周总理在病榻上还向乌兰夫询问这些孤儿的情况,他始终牵挂着这些南方孩子。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三千孤儿入内蒙”后,即使困难时期国家配给南方孩子们每人每月10斤大米,保障孩子们的营养。康克清、乌兰夫等同志都对孩子们给予了无比的关怀,他们的牵挂、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力。

(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有国才有家,是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最朴素的认知。家国一体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内在根源。每当面对艰难险阻,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就会得到更多展现。危急面前,全体中华儿女便自觉显现“同仇敌忾”的本色,互助互救、生死相依。虽然民族不同、地域有别,各族人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展现举国同心的伟大力量。这段历史佳话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工作人员,再到广大百姓,每个人都把自己对国家的奉献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淳朴的牧民将领养的南方孤儿称为“国家的孩子”,把养育“国家的孩子”当成是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至高任务尽心尽责地完成。草原人民的国家意识、大局观念,在灾难面前急国家之所急、难国家之所难的担当精神,都源自他们厚植于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在历史的反复熏陶中,这种情怀自然地外化成对“国家的孩子”的深情大爱。草原母亲们为“国家的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用“母爱”书写了担当,谱写了爱国。

(三)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认同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凝聚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表现形式。60多年前,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母子,在草原母亲的温暖怀抱里这些孤儿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内蒙古各族人民养育他们的深情厚谊,从小生活在草原,早已把草原视为“家”,南方孤儿与草原母亲建立了友善、和睦、温馨的“一家”。 直到现在,这些南方孤儿都会说“我们永远是草原的孩子”。 他们刚来到草原时不适应,但与草原人民一同走过了风风雨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相互包容逐渐走向情感认同,从相互交往交流最终实现交融,呈现了“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 的境地,书写了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光辉历史。 在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了情感认同,情感上的相互认同是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双向的,既是南方孤儿对草原母亲的认同,也是草原母亲即少数民族对汉族的认同,相互认同促进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这一段边疆内地共克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共和国往事,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真情大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

四、时代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一个先进的政党必定是一个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的政党,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民族。“三千孤儿入内蒙”虽然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它所承载的思想理念与精神价值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今天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一)学习党史鲜活素材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书写了很多经典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每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身影,他们无形中肩负着建设国家的使命。“三千孤儿入内蒙”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相通、相交相融,是我们党史的鲜活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情感、命运、利益、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召下,各族人民在情感和道义上,都把互相扶助作为彼此的责任和义务。内蒙古早在1958年就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这段历史佳话深情演绎了一部部民族团结一家亲真实故事,草原母亲与 3000多名孤儿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呵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更是印证了何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再听党话上,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民族团结方面,继续走前列、做表率。

(三)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复兴,更是精神复兴,精神复兴将会起到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样的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强大精神力量,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干劲。深入挖掘这些“国家的孩子”和他们的后代不懈奋斗、投身发展、奉献国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爱党爱国、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重大意义,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添加精神燃料,为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凝聚更多精神力量。

此宣讲提纲供参考。

 

(执笔处室:研究二处、乌兰夫研究会办公室)


来源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