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2. 党史编研
  3. 红色故事

齐心协力建包钢

发布时间:2023-12-28 17:29:49 编辑:乌海市档案史志馆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回顾“齐心协力建包钢”这段历史,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包钢建设者汇聚祖国北疆,和内蒙古各族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祖国北疆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奋斗赞歌和动人篇章。

一、“齐心协力建包钢”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加重了新生人民共和国的困难。新中国仅有的工业产业中,重工业产值只占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甚至低于印度。毛主席曾经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包钢的建设,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党中央对包钢建设的决策部署

为尽快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党中央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着手推进对全局工作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建设。开发和利用内蒙古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在内蒙古地区建设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和工业基地,成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包头钢铁基地从规划之初,就受到党中央关怀重视。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钢铁会议确定对白云鄂博铁矿资源进行调查,把包头列为“关内新建钢铁中心”目标之一。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地质调查队(241地质勘探队前身)进驻白云鄂博开展地质调查,为包钢建设开展前期准备工作。1953年,党中央决定开始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体是推进国家工业化。拥有白云鄂博矿产资源、黄河水源、优越地理位置、便利交通等优势的包头,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而包钢就成为党中央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布局中的重大项目。同年10月,为加强包头钢铁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华北局作出了《关于加强包头工作的决定》,强调要把包头建设列入“经常的议事日程”,“华北全党和全体人民必须为建设新包头这一极其伟大、光荣的任务,贡献出自己一切可能的力量”。为统一领导和统筹解决包头工业基地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中共中央华北局成立了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华北行政委员会主席刘澜涛任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工业局局长和财经委员会主任刘秀峰、中共中央蒙绥分局书记和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包头市委书记兼市长苏谦益任副主任。经过近两年的设计规划,1956年4月4日,党中央批准包钢初步设计的呈文,计划到1962年全部建成,达到年产钢300万吨的能力,包钢建设自此拉开帷幕。

(二)“齐心协力建包钢”缘起

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党中央明确继续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7年7月25日包钢厂区开工建设。到1958年底,包钢主体厂矿和附属辅助设施等20多个工程113个项目都已相继施工。由于当时“大跃进”运动处在高潮,全国各地都在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各地各部门资源紧张、设备交货和材料供应不及时的问题不断出现,很多单位推迟了向包钢交货的时间,因而严重影响了包钢主体厂矿的施工。

1958年7月25日,乌兰夫同志针对包钢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致函山西、河北、安徽等省,争取各省能够按照中央部署,按期或提前交付包钢的订货。同时,乌兰夫同志还致函冶金工业部,请求帮助解决包钢生产建设中存在的材料、设备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11月26日,乌兰夫同志就包钢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呈递了报告,提出七项具体建议。11月28日至12月10日,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乌兰夫同志就包钢建设中存在的紧迫问题,再次向党中央和毛主席作了报告。党中央为此决定,在全国统一规划下,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把包头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口号下,党中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支援包钢建设,掀起了全国各地支援包钢建设的高潮。

  (三)全国各地齐心协力支援包钢建设情况

在党中央的重视关怀下,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保证重点 支援包钢》的社论,指出“全国各地如何支援包钢,尽先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这是建成包钢的关键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中央有关部委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采取措施支援包钢建设。据1959年10月份统计,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55个城市、727个单位,对包钢建设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援。

铁道部为了保障包钢重点项目所需超大型物资运输,专门向包钢提供了京包铁路沿线全部隧道的图纸,并打破常规,优先安排支援包钢物资发运。北京铁路局与京包铁路沿线各站,把抢运支援包钢的物资列为头等任务,按一类物资优先发运。沈阳铁路局调拨专用车皮,调单车,保证大型设备顺利运到包钢。中国民航总局上海、沈阳、北京等办事处,承担了空运包钢紧急物资任务。来自鞍山的钢材、沈阳的电缆、上海的电嘴管、西安的轴承、广州的松香、兰州的石油和沥青、湖南的楠竹和大兴安岭的木材等全国各地支援包钢的设备、材料,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包头。仅1959年,平均每天到货量就达120个车皮。

鞍山钢铁公司作为我国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一直是包钢建设最重要的支援单位,在人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包钢强有力的保障。鞍钢无私给包钢调拨大批优质钢材,以及上万吨不同种类的材料,支援了一批急需的设备,并抽调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包钢进行工业试验。此外,鞍钢还分期分批为包钢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在包钢1号高炉施工进入最后阶段急需风口时,鞍钢又主动把成套的风口及时空运到包钢,帮助包钢开炉出水。

1958年,包钢提出了以1959年国庆节出铁为标志的综合建设目标。来自全国各地的包钢建设者,掀起了大会战的热潮,供水、采矿、洗煤、焦化、炼铁、运输、电力、电讯、耐火材料、供热电站等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包钢建设者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荒原上,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风格,争时间、抢速度,经常连夜奋战。当时,包钢建设者创造了高炉基础混凝土浇灌、高炉炉体结构安装、焦炉砌砖、40吨塔式起重机安装等多项工程的全国快速施工新纪录,实现了1959年四月通水五月出焦,保证了我国当时最大的1513立方米1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完成了以高炉出铁为目标的出矿、通水、通电、通气、通车等80多项工程。

1959年9月26日凌晨5时55分,包钢1号高炉首次出铁。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抵达包头,专程参加庆祝包钢1号高炉提前出铁盛典并剪彩。1960年5月1日,包钢炼钢厂1号平炉建成投产,炼出第一炉钢水。5月5日,乌兰夫同志为1号平炉剪彩。包钢1号高炉、1号平炉的高速建成,是包钢建设者贯彻党中央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方针的结果,也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果。

二、“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意义

“齐心协力建包钢”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的历史佳话,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非凡创造和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齐心协力建包钢”取得的成果,对包头钢铁基地的建成、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及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均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齐心协力建包钢”取得的成果,为包头钢铁基地的建成和发展打牢了基础,推动了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交通运输、矿产开发、机械加工、电力及轻工、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有力增强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对于带动边疆地区发展、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和工业布局、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新中国迅速建立起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点是冶金和机械。冶金方面安排的改扩建工程,主要是东北鞍山、安徽马鞍山、四川重庆和山西太原等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各大钢铁企业。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开始由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向西北地区延伸。如今,包钢的产品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其中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中,包钢的无缝钢管都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有包钢的身影。当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决策和举动,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二)显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工业十分薄弱。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经济技术更为落后,党中央决定在包头建设钢铁基地之前,内蒙古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能够创造出“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是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齐心协力建包钢”是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的生产实践。在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成功推动工业化发展,不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绝没有可能。“齐心协力建包钢”,具有国家开始制定实施五年计划的宏大历史背景。当时,国家除了集中推进冶金和机械为主的重工业建设外,基础设施、能源及轻工业等方面建设也大规模展开。在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对重点建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攻坚,重点突破。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齐心协力建包钢”,充分印证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三)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1959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祝包钢出铁》的社论中曾提到:包钢的建设不但对于钢铁工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对于建设各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也有着重大意义。包钢的建设,体现了祖国大家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和扶助。齐心协力建包钢过程中,全国各地各民族干部、工人汇聚到一起,书写了各民族共同建设祖国边疆的壮丽篇章,体现共同团结奋斗,追求共同繁荣发展。到现在,包钢仍是由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干部职工在这个大家庭中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齐心协力建包钢”蕴含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像一块磁铁,将各民族紧紧聚在一起,不断谱写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乐章。

三、“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时代内涵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齐心协力建包钢”是特殊年代的历史佳话,但蕴含其中的历史规律和内在逻辑却早已超越时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是成事立业的根本保证。新中国建立伊始,党中央就关注白云鄂博的矿产资源开发,1953年起即将包钢列入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过问,国家集中力量启动建设,在塞外草原建起一座钢城。建设包钢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执行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主张、国家推行一化三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意志与各族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意愿的高度统一。包钢的建成,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没有政治领导力,就不会果敢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没有思想引领力,就不会有全国一心众志成城;没有群众组织力,就不会有五湖四海干部职工支援包钢建设;没有社会号召力,就不会出现“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宏大建设场面。历史烛照未来,党的领导始终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首要的是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团结奋斗是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包钢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但当时内蒙古人力物力财力稀缺,工业基础基本空白。没有全国各级各地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没有全国干部职工的团结奉献,在经济社会落后的内蒙古不可能建起一家拥有众多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的现代化钢铁实体。包钢的建设,印证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古训。中央众多部委、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市自治区、50余个城市、700多个单位共同参与了对包钢的援建,为包钢建设提供原料、设备、部件、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包钢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铁路、民航等部门克服困难,为包钢建设优先提供运力支撑。可以说,没有共同奋斗的一致目标、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也就没有包钢的落成。特别是鞍钢等一批同类型企业,从专业领域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对包钢进行了无私的支持和援助,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工地上,并肩战斗着来自天南地北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这些人中的多数,留在包钢成为企业的第一批生产、技术和管理骨干,继续为包钢的发展壮大而不懈奋斗。幸福生活是奋斗得来的,有奋斗就有未来。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仍然需要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民族团结是繁荣发展的生命线。国家把包钢这类重大项目布局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体现了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怀和照顾。内蒙古各族人民热烈欢迎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成员衷心支持共同繁荣发展的高度思想觉悟。当年为满足白云鄂博矿区建设需要,当地各族群众自觉搬离故土。“齐心协力建包钢”的过程,就是一个各民族干部群众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沿海、内地各族干部职工和内蒙古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苦在一起、干在一起,无分彼此,在推进共同的事业中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在一起,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包钢的后续发展历程,更是一个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包钢现有职工队伍由多个民族组成,几代人融居下来,当年的“五湖四海”外来人员与“守家在地”各族群众,早就成为血脉相融的一家人。历史证明,包钢的繁荣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期安定繁荣,不可能脱离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仍然需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呵护好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推动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来源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