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档案资源,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记录价值被广泛关注。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市档案史志馆在档案征集、管理、服务、利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于近期重点策划启动“口述三线”专项档案采集工作。
为确保采集工作高效、规范推进,馆内抽调政治素质硬、协调能力强、协作水平高的同志组成口述档案采编小组,购置专业采集、录音设备,制定《乌海市档案史志馆口述史料采集工作方案》,确保采访主题明确、范围清晰、流程规范、归档有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小组精心拟定采访提纲与名单,力求所采集的信息兼具权威性、可靠性与地方特色。
9月22日,采编小组正式开展入户走访,深度寻访曾参与辽宁支援乌海“小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及其后代,通过面对面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那段峥嵘岁月。截至目前,已形成文字材料万余字,采集珍贵照片百余张、视频素材超过200分钟。采集工作结束后,所有资料以采集对象为单位,进行系统整理、单独立卷,并对全部文字、实物与影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档案的永久保存与高效利用。
此次采集的口述档案,显著丰富了馆藏资源结构,有效填补了相关领域馆藏空白。它让静默的“史料册”与亲历者的“活历史”相互印证,用最生动、最富生命力的个人叙事,立体还原了乌海“小三线”建设那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使历史变得可听、可看、可感。下一步,我馆将着力做好这批口述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以整理成稿的文字资料为基础,精心制作宣传片,不仅要把乌海“小三线”的建设故事鲜活地记录下来,更要将其中蕴含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大力弘扬出去,全面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价值,为城市留下永恒的记忆回响。